红薯可分为鲜红薯和红薯干两种。鲜红薯生产淀粉一般属于农村手工生产,而红薯淀粉厂大都是以红薯干作为淀粉原料,所以属于工业生产。
1.鲜红薯生产淀粉
其工艺流程如下:原料选择-水洗-破碎-磨碎过滤-兑浆-撇缸和坐缸-撇浆-起粉-干燥。
其生产过程如下:
(1)原料选择:由于红薯品种不同,其品质与淀粉含量也不同,即使同一品种,在不同产地,其品质也有很大差异。要选择好加工淀粉的品种,要求淀粉含量高,带病的红薯不仅不适合做淀粉加工原料,而且在贮藏中会传染给别的薯块,易发生腐烂造成损失,因此要把病薯剔除干净。
(2)水洗:将鲜薯倒人缸中加上清水,用人工进行翻洗,洗完后取出,沥去余水。
(3)破碎:沥水后的鲜薯用破碎机
打成碎块,块的大小为2厘米以下,以利于入磨。
(4)磨碎过滤:这是红薯淀粉生产的主要环节,影响产 品质量和淀粉产出率。将鲜薯碎块送人石磨或金刚砂磨加水磨成薯糊,鲜薯重量与加水量的比例为1:3-3.5。再将薯糊倾人孔径为60目的筛子中进行过滤。
(5)兑浆:经过滤得到的淀粉乳放人大缸中,随即按比例加入酸浆和水调整淀粉乳的酸度和浓度。淀粉乳的酸度和浓度与淀粉和蛋白质的沉淀有密切关系。若淀粉乳酸度过大,淀粉和蛋白质同时沉淀,使淀粉分离不清。酸度过小,则蛋白质和淀粉均沉淀不好,呈乳状液,无法分离。根据生产经验,酸浆最佳ph值为3.6-4.0。大缸中淀粉乳浓度为3.5-4.0波美度,加入酸浆量为淀粉乳的2%,加酸浆后淀粉乳的ph值为5.6。若气温高,发酵快,酸浆用量可酌量减少。
(6)撇缸和坐缸:兑浆后约静置20-30分钟,使沉淀完成,即可进行撇缸。将上层清泔水及蛋白质、纤维和少量淀粉的混合液取出,留在底层的为淀粉。在撇缸后的底层淀粉中加水混合,调成淀粉乳,使淀粉再沉淀。在沉淀过程中起酸浆发酵作用,称坐缸。坐缸时应控制温度和时间。坐缸温度为20摄氏度左右。在天冷时必须保温或在加水混时可用热水。坐缸发酵必须发透,在发酵过程中适当地搅拌,促使发酵完成。一般坐缸时间为24小时,天热可相应缩短一些时间。发酵完毕,淀粉沉淀。
(7)撇浆过滤:坐缸所生成的酸浆称为二和浆,即酸浆法中主要使用的酸浆。发酵正常的酸浆有清香味,浆色洁白如牛奶。若发酵不足或发酵过头的酸浆,色泽和香味均差,供兑浆用时效果不。撇浆即是将上层酸浆撇出作为兑浆之用。撇浆后的淀粉用筛孔为120的细筛进行筛分。筛上物为细渣,可作饲料。筛下物为淀粉,转入小缸。淀粉转入小缸后,加水漂洗淀粉,约需放置24小时,防止出现发酵现象。
(8)起粉:淀粉在小缸中沉淀后,上层液体为小浆,可与酸浆配合使用,或作为磨碎用水。撇去小浆后,在淀粉表面留有一层灰白的油粉,系含有蛋白质的不纯淀粉。油粉可用水从淀粉表面洗去,洗出液可作为培养酸浆的营养物料,底层淀粉用铲子取出,淀粉底部可能有细砂粘附,应将其刷去。
(9)干燥:经过上述流程,获得湿淀粉。为了便于贮藏和运输必须进行干燥。一般采用日光晒干或送人烘房烘干。
2.干红薯生产淀粉
其工艺流程如下:原料预处理-浸泡-破碎和磨碎-过筛-流槽分离-碱、酸处理和清洗-离心分离和干燥。
其生产过程如下:
(1)原料预处理:鲜红薯收获后,通常将它切成片状或丝状,经过日晒或火力干燥后,制成红薯干。这种红薯干在加工和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混入各种杂质,所以必须经过预处理。预处理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干法是采用筛选设备和风选设备。湿法处理是用洗涤机或洗涤桶。
(2)浸泡:为了提高淀粉出率可以采用碱水浸泡。一般用饱和石灰乳或1%稀碱液加入浸泡水,使ph值为10-11。浸泡时间约12小时,温度控制在35-40摄氏度。浸泡后,甘薯片含水量为60%。
(3)破碎和磨碎:浸泡后的甘薯片随水进入锤片式粉碎机进行破碎,达到一定的细度,穿过筛孔排出机外。薯干在粉碎过程中瞬时温度升高,部分淀粉易受热糊化,以致在过筛时,影响淀粉和薯渣的分离;在流槽分离时又不易沉淀,导致次粉增加,影响好粉产出率。为了防止一次粉碎处理易使淀粉糊化,可以采用两道粉碎,分道过筛的工艺流程。即薯干经第一道粉碎,进行过筛,然后经第二道粉碎处理,再行过筛。在粉碎过程中,为了低瞬时温升,根据各道粉碎粒度不同,调整粉浆浓度,头道为3-3.5波美度,二道为2-2.5波美度。同时采用均料器控制红薯干的进量,均衡粉浆,避免粉碎机的过载现象,也利于流槽分离。
(4)过筛:红薯干经过粉碎后得到的红薯糊又称料液,必须进行过筛,分离出渣子,即纤维。通常采用平摇筛,料液进入筛面,要求均匀过筛,不断淋水,淀粉随水穿过筛孔进入存浆池,而渣子留存在筛面上从筛尾排出。筛布为120目尼龙布。在过筛过程中,由于料液中含有果胶等粘稠物质滞留在筛面上,影响筛子的分离效果,因此,筛布应经常洗刷,以保证筛孔畅通。
(5)流槽分离:经过精筛处理后的淀粉,目前一般采用流槽分离蛋白质。它的优点是建造容易,少用钢材,节省动能,操作也较稳定。缺点是占地大,间歇操作,分离效率低,淀粉损失大,劳动条件差。
(6)碱、酸处理和清洗:为了进一步提高淀粉纯度,在清洗淀粉过程中,还要经过碱、酸处理。淀粉碱、酸处理和清洗都是在带有搅拌装置的水泥池内进行,水泥池的大小根据生产能力确定,搅拌器转速为 60转/分左右。由流槽来的淀粉乳,先经碱处理,目的是清除淀粉中碱溶蛋白质和果胶等杂质。碱处理的方法是将1波美度的稀碱液,缓慢地加入淀粉乳内,控制ph值为12,同时启动搅拌器,充分混合均匀,经半小时后,停止搅拌,待淀粉完全沉淀后,排出上层废液,并注入清水清两次,使它接近中性即可。在碱处理过程中,还可加入浓度为35波美度的氯酸钠液,用量不超过干基淀粉重量的0.4%。因为次氯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漂白和杀菌作用,以致能达到增白和防腐的目的。经过碱、次氯酸钠处理和清洗后的淀粉再经酸处理。其目的是溶解酸溶蛋白,中和碱处理时残留的碱性,还可抑制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酸处理可用工业盐酸,操作时也必须缓缓地加入,充分搅拌,控制淀粉乳的ph值为3左右。防止局部过酸,造成淀粉损失。加酸后的淀粉乳用碱处理的同样操作方法使淀粉沉淀,除去上层废液,加水清洗,最后使淀粉呈微酸性ph值为6左右,以利于淀粉的贮存与运输。
(7)离心分离和干燥:清洗后得到的淀粉含水分很高,必须先经离心分离机脱水处理,使淀粉水分含量下降到45%以下。有些工厂直接作为湿淀粉出厂或使用。为了有利于贮藏和运输,脱水后的湿淀粉需要进行干燥,达到需要的淀粉含水量。通常红薯淀粉的水分为12%-13%。淀粉干燥可采用气流干燥,因为它具有干燥速度快、效率高、设备生产能力高和设备造价较低等优点。
3.红薯粉丝加工
红薯粉丝加工的工艺流程:淀粉-打浆-调粉-漏粉-冷却、漂白-冷冻-干燥-成品。
(1)打浆:先将少量淀粉用热水调成稀糊状,再用沸水冲人调好的稀粉糊,并不断朝一个方向快速搅拌,至粉糊变稠、透明、均匀,即为粉芡。制100千克干红薯粉丝,需用明矾300克,开水35千克,用作打浆的干淀粉约需3千克。
(2)调粉:先在粉芡内加入0.5%的明矾,充分混匀后再将湿淀粉和粉芡混合,搅拌搓揉至无疙瘩、不粘手、能拉丝的软粉团即可。漏粉前可先试一下,看粉团是否合适,如漏下的粉丝不粗、不细、不断即为合适。如下条太快,发生断条现象,表示粉浆太稀,应掺干淀粉再揉,使面韧性适中;如下条困难或速度太慢,粗细又不匀,表粉浆太干,应再加些湿淀粉。调粉以一次调好为宜。粉团温度在 30-42摄氏度为好。
(3)漏粉:将揉好的粉团放在带有小孔的漏瓢中,漏瓢孔径7.5毫米,粉丝细度0.6-0.8毫米。用手挤压瓢内的粉团,透过小孔,粉团即漏下成粉丝。距漏瓢下面55-65厘米处放一开水锅,粉丝落人开水锅中,遇热凝固煮熟。水温应保持在97-98摄氏度,开水沸腾会冲坏粉丝。在漏粉时,要用竹筷在锅内搅动,以防粉丝粘着锅底。生粉丝漏人锅内后,要控制好时间,掌握好火候。煮的时间太短,粉丝不熟;煮的时间太长,容易涨糊,使粉丝脆断。
(4)冷却、漂白:粉丝落到沸水锅中后;待其将要浮起时,用小竹竿拶发起,拉到冷水缸中冷却,目的是增加粉丝的弹性。冷却后,再用竹竿绕成捆,放人酸浆中浸3-4分钟,捞起凉透,再用清水漂过,并搓开互相粘着韵粉丝。酸浆浸泡的目的是漂去粉丝上的色素,除去粘性,增加光滑度。为了使粉丝色泽洁白,还可用二氧化硫熏蒸漂白。二氧化硫可用点燃硫磺块制得,熏蒸可在一密闭室内进行。
(5)冷冻:红薯粉丝粘结性强,韧性差,因此需要冷冻。冷冻温度为零下8摄氏度至零下10摄氏度,达到全部结冰为止。然后,将粉丝放人30-40摄氏度的水中使其溶化,用手拉搓,使粉丝全部成单丝散开,放在架上晾晒。
(6)干燥:晾晒架应放在空旷的晒场,晾晒时应将粉丝轻轻抖开,使之均匀干燥,干燥后即可包装成袋。成品红薯粉丝应色泽洁白,无可见杂质,丝干脆,水分不超过重2%,无异味,烹调加工后有较好的韧性,不易断,具有红薯粉丝特有的风味。
问题一:粉丝是怎么做的 一般制作粉丝是先将少量淀粉进行糊化,然后将糊化淀粉同适湿热水和凉水一起与剩下的大量淀粉混合,制成流动性的粉丝生面,再用挤压方法将淀粉制成丝或面条状,冷却、除水、冷冻干燥制成干燥粉丝。
制作方法 不进行淀粉糊化即可制作成粉丝,作法很简单,即在100份(重量)的淀粉中添加2~5份(重量)的α化淀粉,添加时是与水及温水一同添加,边添加边搅拌,直到淀粉成奶油状即可使用。
实例 将87.5公斤白薯淀粉、87.5公斤的马铃薯淀粉与6公斤α化淀粉混合,混合是用100升60℃温水进行的,用混合机处理20分钟即得到奶油状淀粉。再用9毫米的有孔挤压装置将上述淀粉料压成粉丝,出来的粉丝需通过100℃的热水槽,时间为30秒钟,这样就得到糊化的粉丝。再经凉水冷却,最后冷冻,干燥制成成品。这样得到的粉丝外观均一且有劲。
问题二:粉条是怎么做出来的?哪个牌子的要好一点 粉丝、粉条、粉皮、粉带、米线是我国人民群众喜爱的传统性大众干菜,其特点保存期长,老幼皆宜,在农村红白喜事中粉丝、粉条是必用菜,每逢佳节时粉丝、粉条家家购买、户户食用。粉丝、粉条的原料是土豆、红薯、碗豆、绿豆、蚕豆等,其原料十分普遍丰富。口味银丝的不错,有纯豌豆粉丝 纯红薯粉条 土豆宽粉等等
问题三:红薯粉条是怎样加工出来的 一、简论:
红薯是我国普遍种植的一种农作物,红薯产量高适应性强在我国各地均有不同面积的种植,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多种矿物质,营养保健价值高。近年来开展红薯深加工项目越来越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红薯深加工成为发展绿色保健食品的典范,红薯深加工低投入、风险小、利润高可延伸发展至产业链的商机。
红薯深加工工艺我们就以三粉加工为例:
1、淀粉部分:
去石-清洗-上料-破碎-分离-除沙-细化筛分-浓缩-脱水-干燥-筛分
2、机械制作粉条部分:
去石-清洗-上料-破碎-分离-除沙-细化筛分-沉淀取粉-搅拌-下料-成型-老化-冷冻-散粉晾晒(湿淀粉直接可以深加工粉条,干燥淀粉也易破坏淀粉粘性)
3、防手工制作粉条部分:
去石-清洗-上料-破碎-分离-除沙-细化筛分-浓缩-脱水-干燥-筛分-打芡-和面-二次搓揉-锤粉下锅-熟化-冷却-盘粉挂杆-冷冻-散粉晾晒(首先最好是晾晒淀粉进行加工,干燥后尤其是高淀粉红薯很难下好条主要烘干后粘性差)
备注:1、以上设备均按照汝阳机械厂设备配备生产过程步骤:
2、三粉广泛意义指淀粉、粉条、粉皮:
现今国内红薯淀粉以及粉条粉丝市场并非空荡,而是市场满目各色各样的粉制品,但消费者却很少能在市场上购买到纯正的红薯粉条、粉丝,甚至年轻一代根本不知道吃到嘴里的是否红薯粉,国内市场流动的粉条、粉丝大多以红薯、木薯、玉米、小麦等原料掺兑加工而成,加工好些的只是口感差,更为劣质粉条,劲道差、粘性大、易糊汤,这样粉条市场归根究柢还是利益在驱动。
在国内我们身边会有人经常说我们家乡有一个村庄或者一个镇都是做粉条的,而且很出名,当然我们一开始很相信这里的粉条,因为时间和记忆让我们习惯性的就认为这个村庄粉条好,但因为利益的驱动一家作假,家家跟着走,让消费者吃着味道越来越不对口的时候,这个时候这个所谓粉条出名的村庄就遇到生产和销售的瓶颈,可能遇到两种可能:1、倒闭一大部分存活一部分,存活下来的一部分作坊可能会往市场上跑销路,批发商要多少价格的粉条我提供多少价格的粉条,薄利多销,慢慢去发展。那些倒闭不做的商户看到商机后可能会重新开启照着成功的典范去学习,越往后的发展这个地方可能会成为制作粉制品的基地,但这个基地生产的粉条均会销往其他城市,附近的人会知道这里的粉条不能吃都是假的。2、可能有一部分生产者会搬离这个村庄,换个地方继续生产,但是否以生产纯正的成品,在于生产者销售方向。国内存在着很多这样的村庄或者乡镇原本以口感和成品质量让人认知,后以制假让人认识。
二、消费者心理:
传统粉条、粉丝、粉皮等粉制品的生产有着各种规格,各种粗细宽窄的样式,我国各地均有食用粉制品的传统习惯,但由于生活习惯和烹饪方式不同,各地的粉制品粗细宽窄规格也是不一样的,这里也包括粉条的外观色泽。长江以南地区人们食用方式普遍以煲汤、火锅、炖菜为主,粉条以1.3、1.5、2.0、2.5mm等直径的粉条成品为主,宽粉普遍以08*04、08*06、08*10、08*12mm等厚度和宽度的粉制品为主,对粉制品的喜好颜色偏重,大众普遍接受的红薯、芭蕉芋、豌豆等制作的粉制品。长江以北地区的人们食用方式普遍以炒、炖、火锅、凉拌、面点陷料等为主,粉条、粉丝多以055、06、07、1.0、1.2、1.5、1.8mm等直径的粉条成品为主,宽粉普遍以05*4、05*6、05*8、05*10mm厚度和宽度的粉制品为主,大众普遍接受的以红薯、土豆、小麦等制作的粉制品。我国东北以及西北大众普遍喜好较粗较厚,颜色较淡的粉制品,但东北地区普遍接受的以红薯、土豆等原料制成......>>
问题四:纯红薯粉条是怎么做出来的? 涂布成型粉条工艺原料:精制红薯淀粉、水。
1、调浆:加水至120%淀粉颗粒充分吸水溶胀2倍,采用密闭式管道高速均质处理,使淀粉短时间融合、交织,活化到鲜红薯中淀粉的颗粒状态,以保本质口感全面还原。
2、涂布、糊化、脱布:淀粉浆料连续不断的平铺于蒸带上,8公斤饱和湿蒸的多维度立体形遂道式熟化,让粉条的糊化度达到极限,让劲道的鲜粉口感得到自由释放。
3、预干、时效:回旋式干燥,让淀粉分子自由重排,短时间内完成老化过程还原了鲜薯粉条的独特口感(可比传统挤压工艺缩短10倍时间)
4、切丝成型、干燥:全自动化切丝,定型,密封干燥,升级了传统粉条的挂晒环艺中的污染。
不过制作工艺很复杂,不同的厂家有不同的作法,也有一部分是全手工制作的,比如品味银丝牌,我就常买来煮火锅吃
问题五:粉条制作及配料? 现在加工粉条国家不允许添加明矾。给你无矾鲜土豆粉条工艺配方:土豆淀粉80斤、木薯淀粉20斤、筋力源0.6-0.8斤、水45-50斤 。 工艺:将筋力源与全部淀粉混匀,再取5-10斤淀粉加开水15斤打芡,将打好的热芡糊与其它淀粉和匀,再加30斤温水和成粉团,静止发酵15-20分钟。降温至25度放入漏粉机,将粉条漏入开水锅内煮熟,粉条飘上来以后马上捞入凉水降温20-30分钟,捞出后放凉棚熟化8-12小时,再包装鲜卖或晒干包装销售。
问题六:粉条是淀粉做的吗 是淀粉做的,主要是地瓜淀粉做的,你犯了一个误区,制作粉条的过程中要把淀粉糊化后做,里面当然有水分了,纯淀粉的水分含量要小于2.5,粉条在制作的过程中会加一些面粉,但是粉丝中式用的纯淀粉,比较贵,辨别主要采用,颜色的,亮度。
问题七:无矾粉条是如何制作的? 希望不懂食品添加剂法律、法规、标准知识的网友最好不要误导提问者!否则,将来受害的是我们大家自己。加工生产粉条、粉丝、粉皮等淀粉制品超范围使用明矾(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磷酸盐、色素等添加剂都是违反《食品安全法》的犯罪行为!无矾粉条粉丝粉皮是将来粉条业的必然趋势,下一步粉条粉丝粉皮生产加工厂要抛开明矾思维,也不能使用磷酸盐,在合法的前提下,改变生产工艺,对比使用有QS证的食品添加剂生产更高品质的产品!目前,只有天喜公司出品的筋力源是唯一可以代替明矾制作粉条粉丝粉皮的复配食品添加剂,筋力源是经过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查批准使用,国家质检总局颁发《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亦称QS证,安全合法、不超标、不超范围、增筋耐煮效果好。
问题八:现在粉条到底是什么做的 用红薯磨成粉,之后把它煮成浆,等它凝结后,把那些凝结的部分捞起来,晒干,最后切成条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奥特号的签约作者“孝伊糖”
本文概览:红薯可分为鲜红薯和红薯干两种。鲜红薯生产淀粉一般属于农村手工生产,而红薯淀粉厂大都是以红薯干作为淀粉原料,所以属于工业生产。1.鲜红薯生产淀粉其工艺流程如下:原料选择-水洗-破...
文章不错《红薯加工工艺有哪些?》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