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界有钱人和没有钱人怎么可看出来?

在古玩界,“清贫聊自尔,素责将如何”,今天的古玩界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就比如说参与古玩收藏的人群贫富之间差距越来越严重,有些人靠倒卖古玩赚了钱买了别墅,而有的人虽然手中有精品,可是没渠道销售,生活依旧过得一贫如洗。

不同的古玩收藏家,不同的待遇

古玩收藏家本身就有高低之分,这点从一开始就是。王健林、马云、刘益谦的收藏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投资赚取利益,大古董商张丁元、李鉴宸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赚取古玩差价,而大部分古玩收藏家们因为没有财力,空守着古玩,子女还不喜欢,最后变成一堆垃圾,所以这些古玩收藏家们感到非常苦恼,大家唯一能做的,也只能继续努力,争取变富有。其实一个古玩收藏家在古玩界过得好不好,赚没赚到钱,从三个方面就可以看出来。

古玩界都知道的不成文潜规则------富裕的标准

第1点就是古玩收藏的品级。王健林、马云、王中军利用其智囊团张丁元、王蔚、李鉴宸、程寿康等收藏上千幅作品,刘益谦可以花几十亿投资在拍卖会上,然会再贷给银行,大家可以看看,马云、王健林、王中军、刘益谦的身价,都是几百亿元,我们再看看大部分古玩收藏家们,只是精神上享受,物质上吃糠咽菜,这就是现实情况,天天说是为了保护人类遗产。

第2点就是他们家会不会举办团体活动。古玩界上层是经常举办活动的,大家想必知道古玩界的四大组织“华侨艺术品商会”、“北京美洲俱乐部”“上海艺术品金融商会”、“长安俱乐部”,高层古玩圈的人都在里面,它们天天考虑的是怎么抱成团赚钱。而我们大部分古玩收藏家们只能是搞一个茶话会、吃顿饭,或者说在微信群絮叨下,互相攻击、贬低对方。

第3点就是看外表。通常以为古玩界有钱人会懂得打扮自己,可是事实上,古玩界有钱人并不注重外表,比如说古玩界我先前已经讲到的名人刘益谦,他的手表劳力士只是18万元,一身行头加起来不超过20万元;马云为了穿着舒适,半截袖35元,一双布鞋60元,还吃着雪糕;大古董商张丁元、李鉴宸的一身的行头加起来也不会超过5000元,难道他们没钱吗?不是的,因为他们不需要再用外表掩饰自己。而古玩界大部分古玩收藏家,尤其是60年代的古玩收藏家,非常注意打扮,其实这就是层次问题,外表的掩饰改变不了阶级差异。

在古玩界,真正有钱人是追求物质享受,没钱人是追求精神享受,可以说他们都是富有的人。

收藏手记·名人字画篇·“眼富”——寻真辨伪的前提

韩慎先与京剧学员在一起(二排右起第二人马连良、第三人韩慎先、第四人谭富英)

从投资角度来看,字画的价值判断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真伪鉴别,二是增值潜力大小。作品的真伪是投资的前提,不幸以重价购进赝品,血本无归,不啻一场灾难。如何在复杂的艺术品市场寻真辨伪?怎样提高鉴别真伪的能力?是每一位字画购藏者时时面临的课题。在这方面,字画鉴定老前辈韩慎先先生有一条切身体会,叫做“眼富”。

韩慎先,字德寿,号夏山楼主,久居天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常往返于北平、天津间,对京剧艺术孜孜以求,得陈彦衡亲传,京剧表演造诣与余叔岩相伯仲,有说在言菊朋之上。他的拿手好戏“三子”,即《法场换子》、《辕门斩子》、《桑园寄子》,风靡一时,誉满平津。然论其一生,诚如韩的至交许姬传先生所言:“慎先以善歌谭派名于时,乃掩其鉴定书画之才。”

韩慎先自幼喜爱文玩书画。他秉承家教,博览群书,诗文、书画、音韵皆学有渊源。书法宗晋唐,有秀润之气;山水法四王吴恽,韵致古朴;诗词远踵唐贤遗风,近撷竹坨(朱彝尊)之格,意境清新。他十几岁即涉足古玩市肆,久之对文物慧眼独具,常从旧物中发现珍品,“赝品”中发现真迹。尝对人戏言:“我过目的东西多,所以眼富;你们看得少,所以眼穷。”

韩先生自号“夏山楼主”也是由于他“慧眼识宝”得元代王蒙和清初王石谷的山水画而取之。一次,韩在北平琉璃厂见到一幅元代大画家王蒙(号黄鹤山樵)的山水《夏山高隐图》,此画为绢本,按当时风气,重纸本而不重绢本,人们对此画褒贬不一,先生则认定为王蒙画之精品,果断买下。不久,又在天津友人处见到王石谷临《夏山高隐图》挂幅,便以文衡山的山水画交换而得。遂以这两幅画的画题取“夏山楼”为斋名,号“夏山楼主”。后来,这两幅画都被行家看好,辗转入藏于故宫博物院。

韩慎先过目及收藏的书画珍品甚多。据许姬传先生讲,许的弟弟原来从画贩手中以 400 元购得傅青主《天泉舞柏图》,画法高古,泉水绕柏树流出,题“天泉舞柏图”,款“真山”,均作隶书,下钤“傅山之印”。有人疑为伪托,而韩慎先却断为真迹中之精品。此画惜在文革中被暴徒席卷而去,早已杳无踪影。许老还谈到韩慎先为他人鉴定书画的事:许姬传曾到琉璃厂寻找真本松雪六体千字文,结果没有买到,无意中在一家古玩铺见到一张陈老莲仿元人双钩竹石的立幅。这张画的外表是内地的破裱工,连轴头都没有,画上只有“洪绶”两个小字款,下盖一方小印章,隐在竹根旁边。许第二天将该画买下,有人不相信这画真是陈老莲的作品。许姬传将其带到天津,请韩慎先鉴定,韩当即定为真品。

除上述一些书画作品外,经韩慎先鉴定的还有宋代苏东坡的《古木怪石图》卷(无款)、宋拓黄山谷《此君轩诗碑》(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明徐青藤《墨萄萄》(现存故宫博物院)、宋拓佛遗道经(现存天津博物馆)等。1927 年,韩慎先赴日本大阪举办他个人的收藏展览,由谢康博先生担任翻译,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

夏山高隐图 (元)王蒙 经韩慎先鉴定

上世纪 50 年代初,时任天津市文化局局长的阿英特请韩慎先负责文物鉴定工作,一直工作到 1962 年逝世(其时韩已担任天津艺术博物馆副馆长)。10 多年来,他为国家搜集了大量文物,其中尤以宋人张择端的《金明池夺标图》最为珍贵。在此之前,张择端的传世作品仅有《清明上河图》一件。他曾到著名文物收藏家张叔诚老先生家征集文物,开始,张老拿出3册宋人杂画册,画册中真伪并存,韩先生火眼金睛,从中识出了宋人的《西湖争标图》、马远的《月下把杯图》、杨补天的《梅花》等宋画中珍稀之品。1961 年他在北京宝古斋选画,当时宝古斋傅凯臣、靳伯声、张采臣等把真伪混杂的大批书画提供给韩先生过目,一方面是为了生意,另一方面也是试试韩先生的眼力。韩慎先在千百张画中筛选,挑了不少真迹,其中还发现了画史上未见记载的万邦正、万帮治等明代院体画家的作品,为美术史填补了一项空白。一些老先生对韩慎先鉴别小名头书画家的眼力至今赞不绝口。

“眼富”是寻真辨伪的前提,这是无数鉴定家在鉴定生涯中一个共同的感悟。韩慎先先生辨别真伪堪称一绝,他的“火眼金睛”不正得之于他的“眼富”?

墨葡萄 (明)徐青藤 经韩慎先鉴定

(69)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枚艺嘉的头像
    枚艺嘉 2025年09月29日

    我是奥特号的签约作者“枚艺嘉”

  • 枚艺嘉
    枚艺嘉 2025年09月29日

    本文概览:在古玩界,“清贫聊自尔,素责将如何”,今天的古玩界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就比如说参与古玩收藏的人群贫富之间差距越来越严重,有些人靠倒卖古玩赚了钱买了别墅,而有的人虽然手中有精品,可...

  • 枚艺嘉
    用户092903 2025年09月29日

    文章不错《古玩界有钱人和没有钱人怎么可看出来?》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奥特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