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皆有情,万物总有心的意思是:一草一木都是有感情的,万事万物都有本心。
这一说法是万物有灵论。万物有灵论是信仰灵魂和精神的一种学说。它认为灵魂和精神主宰着人的生命和动物的生命,影响着周围世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在万物有灵论者看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受精神、灵魂的支配,无论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森林小溪、花鸟鱼虫都由灵魂主宰。倡导此理论者,认为该自然现象与精神也深深影响人类社会行为,一棵树和一块石头都跟人类一样,具有同样的价值与权利。
万物有灵论形成于原始社会时期,是宗教和唯心主义世界观认识论的重要来源之一。
表示万物有灵的句子:
1、万物有界,人生无常!人间三月天,春暖花开。
2、万物有生命,万事有规律。人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是由于他有自觉的意志,有自己的理智和判断。
3、万事万物都有灵,不要小看了这些生命。
4、天地有情,万物有灵,人间有爱,生命有你。
5、世间万物,皆有灵。人心亦是如此,只是我们不曾发现罢了。
6、万物有灵,皆为我有,无论是花草树木,还是飞禽走兽,抑或是人类。
7、万物有灵,皆因为人。世间的一草一木都是生命体,一切都是有感情的。
8、万事有因必有果。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我们每个人都在这里表演,只不过有的人是主角,有的人是配角,而我就是那个配角。
9、万物有灵,皆为我用。人心如镜,皆是妄心。
10、万事有因果,万灵有灵性。人生如梦,梦醒时分,万物有灵,万物皆空。
人间有爱万物有情下句
《管子·内业第49中》诗解
题文诗:
至情至一,至一气正,气正神至,至神自化.
君子正气,执一不失,化不易气,能君万物,
君子使物,变不易智,不为物使,得一之情.
真情至公,至公守中,童心不忘,情通宇内.
气正形正,形正心静,心静情摄,天仁地义,
神明自至,真情中得,物不乱官,官不乱心.
至神在身,往来非思,失之必乱,得之必治.
敬除其舍,至精自来.思之以精,念之以诚,
严 容畏敬,精诚自定.心无他图,正心在中,
万物有情,情通天地,蟠满九州,童心赤诚,
真 情所在,心安官安.心以藏心,心中有心,
彼心假心,意以先言,意然后形,形然后思,
思然后使,使以真诚,诚然后安,安而后定,
定而后治.真情生精,精诚所至,其外安荣,
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
内藏为泉,真泉至深,涌之不竭,九窍遂通.
情达天地,诚通四海.中无惑意,外无邪灾,
童心全中,真形全外,无灾无祸,谓之圣人.
人能正静,皮肤裕宽,耳目聪明,筋信骨强,
鉴于大清,视于大明,真情所至,遍知天下,
穷 于四极,精诚内充,真情自得,不得不得.
正文:
一物能化谓之神,一事能变谓之智。化不易气,变不易智,唯执一之君子能为此乎!执一不失,能君万物。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得一之理。治心在于中,治言出于口,治事加于人,然则天下治矣。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公之谓也 。(管子49内业)
译文 一概听任于物而能掌握物的变化叫“神”,一概听任于事而能掌握事的变化叫“智”。物变化而自己的气不变,事变化而自己的智不变,这只有坚持专一的君子才能做到吧!专一而不失,就能够统率万物了。君子使用万物,不受外物支配,就是因为掌握了专一的原则。内里有一个治理好的心,口里说的就会是治理好的话,加于民众的就将是治理好的事,这样,天下也就会治理好了。所谓“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就是这个道理。
(精气)形不正,德不来;中不静,心不治。正形摄德,天仁地义,则*然而自至神明之极,照乎知万物。中义守不忒,不以物乱官,不以官乱心,是谓中得。 (管子49内业)
译文 外形不端正的人,是因为德没有养成;内里不虚静的人,是因为心没有治好。端正外形,修伤内德,如天之仁,如地之义,那就将渐渐到达神明的最高境界,明彻地认识万物。内心守静而不生差错,不让外物扰乱五官,不让五官扰乱内心,这就叫作“中有所得”。
(精气)有神自在身,一往一来,莫之能思。失之必乱,得之必治。敬除其舍,精将自来。精想思之,宁念治之,严容畏敬,精将至定。得之而勿舍,耳目不*。 (管子49内业)
译文 本来有“神”存在心内,不过一往一来,难得猜测。但心内失去了神就纷乱,得到了神就安定。严肃地把心里的杂念打扫干净,“精”就会自然到来。纯洁思想记住它,宁息杂念疏理它,抱着严肃而畏敬的态度,“精”就会极为安定。得到“精”而不舍弃,耳目等器官就不会迷惑了。
(衡心)心无他图,正心在中,万物得度。道满天下,普在民所,民不能知也。一言之解,上察于天,下极于地,蟠满九州。何谓解之?在于心安。我心治,官乃治,我心安,官乃安。治之者心也,安之者心也。 (管子49内业)
译文 心别无所图,只一个平正的心在里面,对待万物就会有正确标准 。道布满在天下,并且普遍地存在人们的身边,人们自己却不能认识。只要有一个字的了解,就能够上通于天,下至于地,而且布满在九州。怎样才能了解呢?在于心能平定。我的心能平定,五官就会平定;我的心能安静,五官就会安静。平定要由心,安静也要由心。
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彼心之心,音(意)以先言。音(意)然后形,形然后言,言然后使,使然后治。不治必乱,乱乃死。 (管子49内业)
(注:“音”应为“意”,形然后言,言然后使"言”应为“思”(管子37心术下)岂无利事哉?我无利心。岂无安处哉?我无安心。心之中又有心。意以先言,意然后形,形然后思,思然后知。凡心之形,过知失生。)
译文 心中包藏着心,心里面又有个心。那个心里面的心。先生意识,再说出话来。有了意识,然后理解具体形象,理解形象。然后有话可说。有了话,然后有着使唤调遣的作用;有了使唤调遣作用,然后可以管理事物。不能管理,就会造成纷乱;纷乱了,就会造成灭亡。
(圣人)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乃能穷天地,破四海。中无惑意,外无邪灾,心全于中,形全于外,不逢天灾,不遇人害,谓之圣人。 (管子49内业)
译文 精(气)存在,心(神)就自然生长,表现在人体外面就仪态安闲而颜色光鲜,藏在内部则是一个不竭的泉源,浩大而和平,形成气的渊源。渊源没有枯竭,四肢才能坚强;泉源没有淤塞,九窍才能通达。这样就能全面认识天地,普察四海。心中没有迷惑不明的东西,体外就没有邪恶的灾祸。心在内部保持健全,形体在外部保持健全,不逢天灾,不遇人害,这样的人就叫作圣人。
(得道)人能正静,皮肤裕宽,耳目聪明,筋信而骨强。乃能戴大圜,而履大方,鉴于大清,视干大明。敬慎无忒,日新其德,遍知天下,穷于四极。敬发其充,是谓内得。然而不反,此生之忒。 (管子49内业)
译文 人如能达到正和静的境界,形体上就表现为皮肤丰满,耳目聪明,筋骨舒展而强健。他进而能够顶天立地,目视如同清水,观察如同日月。严肃谨慎地保持正静而没有差失,德行将与日俱新,并且遍知天下事物,以至四方极远的地域。这样恭敬地发展其内部的精气,就叫作内心有得。然而有些人不能返回到这样的境界,那是生活上的差失造成的。
问候有心,祝福有声。
“人间有爱万物有情,问候有心,祝福有声”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关怀,以及对万物的尊重和关注。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希望人们能够用真心的问候和真挚的祝福来传递爱和温暖,让欢笑永驻,让友谊永存。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奥特号的签约作者“静枫”
本文概览:草木皆有情,万物总有心的意思是:一草一木都是有感情的,万事万物都有本心。这一说法是万物有灵论。万物有灵论是信仰灵魂和精神的一种学说。它认为灵魂和精神主宰着人的生命和动物的生命,...
文章不错《《万物有情》在线阅读》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