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一文通过一次实验证明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表现了法布尔认真探索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是法布尔所作的文章,出自其作品《昆虫记》。
本文收录在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4课。
扩展资料《蜜蜂》原文(人教版):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试验。
一天,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天都快黑了,还没见到其他蜜蜂飞回来。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又发现了十五只背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百度百科-蜜蜂
从蜜蜂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法布尔是一个具有严谨的科学作风的人。
作者严谨的作风体现在:课文的开头,作者用了“听说”一词。是听说的就不一定真实可靠,因此这既成了“我”作试验的原因,也体现了“我”不轻信盲从的求实的科学态度。
作者捉自家花园的蜜蜂,为的是便于观察;给蜜蜂做上记号,是为了好与其他蜜蜂区分;在两里外放飞,路稍远一点,更能说明问题;叫小女儿等在蜂窝旁,是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等等。这一系列试验过程,充分体现了作者做事严谨的品质。
扩展资料
《蜜蜂》的作者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是一个著名的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圣莱昂的一户农家。此后的几年间,法布尔是在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度过的,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蜜蜂、蝴蝶与萤火虫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
法布尔作品中篇幅最长、地位最重要、最为世人所知的仍是《昆虫记》。这部作品不但展现了他科学观察研究方面的才能和文学才华,同时还向读者传达了他的人文精神以及对生命的无比热爱。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奥特号的签约作者“笑竹”
本文概览:《蜜蜂》一文通过一次实验证明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表现了法布尔认真探索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是法布尔所作的文章,出自其作品《昆虫记》。本文收录在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4课...
文章不错《三年级蜜蜂这篇课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内容很有帮助